【黑龍江衛計委】經顱磁電刺激為人類攻克癲癇頑癥帶來新曙光
發布時間:
2018-09-11
轉載自《黑龍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原文鏈接: http://www.hljhfpc.gov.cn/dtcons.php?vid=11&id=26005&cid=5&from=singlemessage
當給予癲癇大鼠模型最佳刺激電流時,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齒狀回神經元環路的形成及癲癇鼠腦內組織形態學變化,降低癲癇灶的異常放電及大鼠癇性發作頻率——由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多家科研團隊合作完成的一項科研課題,通過動物試驗初步探索了弱磁微電流模式下經顱磁電聯合刺激治療癲癇的潛在價值,為人類攻克癲癇頑癥提供了新的線索和可能。相關學術論文被最新一期《中華神經醫學雜志》所刊用。
癲癇是一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腦部神經元高度同步化,且具有自限性的異常放電所導致的神經系統疾病,全球約有癲癇患者5000萬人,我國的癲癇發病率為7‰,約有30%的癲癇病人目前應用抗癲癇藥物無法取得療效,被稱之為難治性癲癇;作為最常見的難治性癲癇代表之一,顳葉癲癇一直是困擾學術界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其中,顳葉癲癇和海馬結構的病理改變與器質性腦損傷聯系密切,后者可引起腦內神經組織形態學發生變化。在正常放松狀態下,腦電圖可以監測到8-13Hz的α波,基于腦電生理學、癲癇電生理學及組織學基礎,人們推測采用弱磁微電流的刺激模式在10Hz頻率下,可誘發α節律的出現及增多。
在黑龍江省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重大項目的支持下,哈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多家醫療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科研工作者張旺、沈紅、孫作東等人聯合開展了《重復經顱磁電刺激對海仁酸致癇鼠的療效研究》。研究中,課題組運用國際上首創的TME-01經顱磁電腦病治療儀,將62只大鼠分為預處理組和治療組,從中又細化為若干個分組,分別給予最大電流強度(MCI)0%、5%、50%、75%的電流刺激,確定本實驗條件下的最佳刺激參數。癲癇刺激組與非刺激組均為符合納入標準的癲癇模型大鼠,刺激組刺激參數為預處理組探索出的最佳刺激參數;非刺激組大鼠刺激前后處理與刺激組相同,但治療儀無有效的能量輸出,同時記錄和比較幾組大鼠行為學、組織學及電生理學變化差異,以評估TMES技術對癲癇大鼠的療效。
研究結果表明,在50%MCI的最佳刺激強度下,癲癇刺激組大鼠癲癇波出現的頻率明顯低于癲癇非刺激組大鼠;符合納入標準的癲癇大鼠在第14天可檢測到溫和的顳葉癲癇大鼠海馬結構苔鮮纖維發芽(MFS)。課題組還利用特異的組化染色技術對MFS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癲癇大鼠海馬結構區和齒狀回內分子層存在中等量的苔鮮纖維發芽現象,而接受經顱磁電治療的癲癇大鼠海馬及齒狀回MFS程度得到改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換言之,在適宜的刺激參數下持續給予癲癇大鼠經顱磁電刺激干預,可有效地減輕大鼠海馬CA3區異常苔蘚纖維出芽程度,降低癲癇腦電波出現的頻率,并未出現“電點燃”誘發或加重癲癇的效應,這一結果進一步說明了經顱磁電刺激在抗癲癇中的潛在價值,為今后弱磁微電流刺激模式下的癲癇神經調控療法奠定了物理基礎。
當前,對有明確適應證的難治性癲癇病人,外科手術是重要的選項之一,但仍有20-30%的病例術后再次復發。同時還有一部分外科治療指征不明確、藥物療效差的癲癇患者。在這樣的背景下,由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孫作東研究員成功研制出了一種安全、有效、無創、無痛的經顱磁電刺激技術,并在情緒障礙性疾病、帕金森癥、阿爾茲海默癥、慢性疼痛、癲癇以及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治療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上述研究通過建立海仁酸顳葉癲癇動物模型,在潛伏期內持續給予經顱磁電聯合刺激的動物實驗觀察,同時應用組織學和行為學實驗,成功地探討了對癲癇的療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為經顱磁電聯合刺激方法攻克癲癇頑疾奠定了重大理論技術,提供了寶貴的實驗室數據。
盡管成效不菲,但課題組負責人孫作東表示,“關于經顱磁電刺激技術在癲癇大鼠模型上的作用機理,還需要結合癲癇的發病機制做更為深入地探索,仍需加強多學科、多中心聯合攻關破解其中的奧秘”。(衣曉峰)
相關新聞
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馬端街39號
官方客服電話:400-600-4017
行政綜合辦公室:0451-82353728
臨床事業部:0451-82289506 / 82269160(傳真)

奧博醫療

腦康復之家

腦科學網
Copyright © 2023 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企動力 | SEO標簽 營業執照 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黑)-非經營性-2016-0017